在大众的认知中,熬夜伤身,是健康的头号公敌,长期沉浸于夜色之中,无疑是对身体的一次次透支。长久以来,“早睡早起身体好”的观念便深入人心,然而,早起或许并非全然无害,甚至在某些情况下,其潜在的风险可能还被低估了。那么,早起究竟可能给身体带来哪些不为人知的危害?我们又该如何好好睡觉?
01
“早起”和“过早起床”的不同概念
让我们首先明确“早”这一概念,它本质上是一个相对且多义的表述。在倡导“早睡早起身体好”的谚语中,“早起”通常被理解为不宜早于早上6点起床,以此作为保持健康的一种建议。
而我们在引言中所提及的“早起”,是指那些因各种原因导致睡眠时间不足的人。这里需要强调的是,正常的早起与过早起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
无论是过早起床还是熬夜,这两种行为都会直接造成睡眠时间的缩短,进而干扰人体的自然生物钟,打乱睡眠-觉醒的昼夜节律。这种节律的紊乱会诱发“睡眠剥夺症状”,长此以往,增加危害身体健康的风险和患病几率。
02
过早起床的危害不亚于熬夜
美国开展的一项研究发现:在睡觉时间统一为4小时的情况下,23:00-3:00睡觉的研究参与者第二天的状态比3:00-7:00睡觉的研究参与者状态糟糕。
更容易引发负性情绪:过早起床的人往往是突然中断睡眠的,这会导致睡眠惰性(起床气),而睡眠惰性是发生在睡眠之后的一种负性情绪,表现为起床时昏昏沉沉、认知能力下降、情绪低落,严重甚至会出现方向感障碍或意识混乱。睡眠不足导致的睡眠剥夺还会加重睡眠惯性带来的不适感。
更容易头痛、烦躁:过早起床的人体内皮质醇水平更高,这是一种与压力有关的荷尔蒙。皮质醇水平升高会使人更容易患肌肉疼痛、头痛,并增加对外界刺激的警惕性,导致烦躁和疲惫。
更容易疲劳:过早起床会打乱身体的昼夜节律,使白天的时间更长,午餐和午休时间相对较短,更容易出现疲劳。晚上则会更早躺下,导致睡眠昼夜节律紊乱,影响睡眠质量。
免疫功能下降: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免疫功能失调,增加患消化道、肥胖、心脑血管、免疫性等疾病风险。急性睡眠剥夺会产生头痛、头晕、注意力下降、烦躁等症状,而长期睡眠剥夺则会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。
03
哪种情况会导致人过早起床
生物钟失调:生物钟是人体内部的一种自然节律调节机制。当人们跨越多个时区旅行(时差反应),或者长期作息不规律,如频繁上夜班等情况时,生物钟可能会被打乱。
另外,年龄增长也会影响生物钟。老年人的生物钟往往会提前,褪黑素的分泌时间也会提前且减少,会使老年人更容易在清晨早早醒来。
疼痛或不适:身体上的疼痛会刺激神经系统,使人从睡眠中醒来,并且难以继续入睡,导致过早起床。
噪音干扰:外界的噪音是影响睡眠质量和起床时间的重要环境因素。例如,如果居住在靠近马路或者施工工地附近,清晨的车辆行驶声、施工机器的轰鸣声等噪音很容易将人吵醒。即使是在相对安静的社区,偶尔的狗叫声、邻居早起活动的声音等也可能干扰睡眠。
人的睡眠是分为不同阶段的,在浅睡眠阶段,噪音更容易将人唤醒,一旦被吵醒,就可能导致过早起床。
光线变化:清晨的光线强度会逐渐增强,光线可以透过窗帘刺激人的眼睛。当光线刺激视网膜时,会通过神经传导信号到调节生物钟的一个重要中枢。它接收到光线信号后,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从而使人的睡眠变浅,最终导致过早醒来。
压力和焦虑:当人处于压力和焦虑的情绪中时,大脑的神经活动会比较活跃。在睡眠过程中存在潜意识的心理压力,大脑可能会持续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。这种紧张状态可能会导致多梦或者浅睡眠,让人更容易醒来,而且醒来后很难再次入睡,从而导致过早起床。
兴奋期待:当人们对即将到来的事情感到兴奋和期待时,会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状态,从而分泌一些神经递质,如多巴胺,让人的情绪处于愉悦状态,进而影响睡眠,过早醒来。
04
改善睡眠,试试这些方法
调节作息:每天尽量固定睡觉和起床的时间,包括周末,有助于身体建立正常的生物钟。建议尽量在23:00前入睡,7:30左右起床,不要赖床,也不要过早起床。
增加体力活动:白天适当运动有助于释放压力,增加身体的疲倦感,晚上更容易入睡。但应避免睡前1~2小时内进行剧烈运动,以免兴奋神经,影响睡眠。
注意饮食:不要空腹或饱腹上床,适当进食有助于睡眠的食物,同时,保持清淡饮食,避免辛辣刺激和饮浓茶、咖啡等。
避免不良习惯: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,因为屏幕释放的蓝光会抑制褪黑素的分泌,影响睡眠。睡前两小时避免进食及大量饮水,以免频繁起夜。
营造良好的睡眠习惯:确保睡眠环境安静、舒适和黑暗,避免噪音和明亮的灯光。使用合适的床垫和枕头,保持房间适宜的温度。睡前可以洗热水澡、泡脚,关灯、关好门窗,拉上窗帘,营造安静、舒适的睡眠环境。
除此之外,有研究发现,当人们处在高浓度荷电粒子环境中时,情绪能够得到放松,身体机能会得到恢复,睡眠节律也可以得到改善。
深睡小屋家居环境健康睡眠系统应用荷电粒子NAI芯片(模块)、荷电粒子波调谐模块等原创关键核心技术,在家居场景中模拟有益睡眠的健康自然环境,通过载能荷电粒子以有助于睡眠频率的形式,与大脑睡眠慢波形成叠加和增幅,调节大脑深度睡眠稳态。睡前二十分左右一键开启,为享受高质量睡眠状态铺设基础~
为带大家体验和享受健康的深度睡眠,深睡小屋目前在上海、广东、山东、山西、河北、河南、四川、湖北等多地开设了睡眠体验中心,欢迎大家来体验~
学会放松训练:
腹式呼吸放松法:保持坐位或平卧位,肩膀放松,闭上眼睛;双手可放在腹部,缓慢深吸气,暂停1秒~2秒;缓慢呼气,再暂停1秒~2秒,如此循环往复。
渐进式肌肉放松:以手臂为例,先紧紧握拳,收缩前臂,体会肌肉紧张后胀、酸、麻的感觉,再逐渐放松打开,体会放松舒适、血流灌注后温暖的感觉。按头面、手臂、躯干、下肢的顺序进行训练。
在追求高效生活的同时,别忘了倾听身体的声音,给予它应有的休息与呵护,实现健康睡眠,保持身心健康。从今天开始,建立规律的睡眠时间表,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,避免不良睡前习惯,改善睡眠,保持身心健康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