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家庄在交通拥堵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,《2024 年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》显示,在全国 50 个主要城市中,其交通拥堵指数同比下降 6.28%,下降幅度排名第二。以下是石家庄实现交通 “逆袭” 的主要措施:

优化路网结构:推进城市更新,实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。复兴大街与北三环市政化改造,形成十字形骨架道路,将正定新区与主城区通勤时间缩短 40%;裕翔街快速连通工程搭建起南二环至南三环的快速纽带;打通建华大街南延等 50 余条城区规划路,消除南二环辅路 “断头路” 问题,完善市区南部区域路网,城市主次干道平均车速提升 18.1%。
创新交通管理:一是推行精细化治理措施,在 56 个主要路口推广 “非机动车一次左转”,在 21 个路口实施 “右转迟启”,减少人车交织干扰;在医院、商场等周边优化交通规则,一地一策解决交通拥堵问题,如调整中心线调头开口、允许社会车辆临时借用公交车道通行等,先后对 2509 处交通设施开展小改小革。二是利用智慧交通技术,70 个路口的信号灯实现智能化,根据实时数据调整配时,在 16 条主次干道的 270 个信控路口设置 60 条绿波带,通过智慧调度实现 “车看灯” 向 “灯看车” 的转变,平均通行效率提升 7% - 10%;路边的大数据计算盒子实时分析交通流量,自动调整车道方向,实现车道资源的最优配置。三是建立高效的勤务机制,全面推行 “网格化、路长制” 管理模式,建立指挥中心、分控中心、数字警务室三级联动工作机制,依托 “勤务 + 督查” 管理系统,每日 1500 名警力上路执勤、480 辆铁骑不间断巡逻,在高架桥和快速路上设置 28 个铁骑待警点,事故处置时间压缩至 5 分钟。
引导文明出行:开展电动自行车综合整治行动,从宣传引导、免费上牌、依法打击、规范管理等方面入手,各部门协调联动,取缔非法改装点,引导商家以旧换新,为合规电动自行车主动上门免费上牌,全体交警持续打击整治交通违法行为,目前电动自行车上牌率达 99% 以上,头盔佩戴率上升到 95% 以上,相关违法行为基本消失。同时,设置 “安全学习点”,通过多种方式让交通参与者现场学习文明驾驶知识,“交通安全宣传进万家” 活动使市民交通违法率下降 23%。
此外,石家庄还通过大力发展公共交通,构建 “轨道 + 公交 + 慢行” 三位一体网络,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,减少碳排放,进一步缓解交通压力